所有孕妈妈都希望“长胎不长肉”,期望着孕期体重大部分都增长到孩子身上了,而自己的身材跟怀孕前相比变化不大,仍然能拥有姣好身材。那么,对于孕期想要减肥的,怎么做才能不影响胎儿呢?
女性在怀孕期间,建议比较好还是不要轻易减肥。究其因,在整个怀孕期间,胎儿的全部营养都需要自己体内进行提供,从而可以保证胎儿的成长发育得到保障。倘若孕妇使用节食,又或者是偏食的方法来进行减重,就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的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,继而影响了胎儿的健康。建议孕期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就好。
一、饮食控制
要营养均衡,就是说谷薯类(主食)、水果类、蔬菜类、鱼禽蛋肉类、奶类及奶制品、大豆及坚果类、油及盐等,这7大类的均衡,不多吃也不少吃。
然后就是每天分成5-6餐,除了每日3次正餐外,上下午或睡前可以增加一次加餐,如水果、面包、热牛奶等食物,这样可以避免正餐时因饥饿造成大吃大喝,有助于孕期体重的控制。
二、合理运动
孕期运动的总体原则是“适度+持久”。运动时,不要勉强自己,如果感到劳累、腹部紧等不适,应该稍事休息、减少运动量。孕期运动贵在每天坚持,所以日常生活中要“挤”出时间进行适量运动。这样可以帮助准妈妈消耗过多的热量,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,控制体重,同时也有利于自然分娩。孕期可以做的运动如下:
需要卧床的准妈妈也不要轻言放弃运动,如果条件允许,一般可以躺在床上做手臂伸展练习、翻身练习和踝泵练习。如果长期卧床又不运动可能会形成血栓,一旦突然起身活动有可能造成肺栓塞而致命。
三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
研究表明,孕妇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,尤其是吸烟、喝酒、熬夜,同时避免过胖或过瘦,可有效降低流产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健康的生活方式,比如规律产检、生活规律、保持乐观的心态,都会有助于孕期体重的控制。
需要提醒的是,准妈妈不要一味地追求“长胎不长肉”,而是需要对孕期体重从饮食、运动和生活习惯等三方面来进行合理的管控,才会控制体重有效且不影响胎儿。